透视消费焦虑:花大价钱难买正品 遍地是假货

2016-11-04 11:30:57 编辑:老狗哥 关键词:透视消费焦虑

由于信息闭塞、鉴别力低,老年消费者成了虚假宣传的重灾区。“一些推销者常把保健品说成是药品,老人禁不住健康讲座、上门问诊、免费旅游的‘亲情关怀’,认购大量保健品,屡屡吃亏上当。”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副主任皮小林说。

今年6月,中消协公布的保健食品消费者认知度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六成消费者对市场上所谓“保健食品”的宣传信任度低;40.98%消费者更偏爱国外保健食品。

透视消费焦虑

透视消费焦虑

虚假宣传为何如此猖獗?“说白了,就是‘失信成本低,失信收益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针对产品欺诈,受害人可以请求假一赔三的处罚。但实际操作中,这条规定很难落实:“做假广告能挣100万元,工商局顶多罚1万元,处罚力度过小,就没有威慑力。”

刘俊海建议,尽快激活两个相关制度。一是激活民事赔偿特别是惩罚性赔偿机制,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虚假宣传,不仅要执行高额罚款,还要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二是激活失信制裁机制,把失信商家纳入黑名单,剥夺其参与政府采购、申请财政资金支持、获得银行贷款等机会,让失信商家无处生存。

透视消费焦虑

透视消费焦虑

冒牌商品乱,花钱经常不放心

很多假冒商品游离于监管之外,有些可能都没达到最低的安全标准。如果任由这些商品随意销售,“劣币驱逐良币”,就会影响人们对整个市场上商品的消费信心

付军是广西南宁某事业单位的员工,今年“十一”期间,他去乡下的老家看望外公外婆。到了村口,付军在路边一家名叫“龙凤超市”的商店里买了一瓶“雪碧”,付完款就离开了。

“喝了几口,感觉跟平常喝的不太一样,定睛一看,真是‘吓坏宝宝’了。”付军有些哭笑不得,手里的饮料根本不是雪碧,而是“雷碧”!

吃饭时,付军提起这事,乡亲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这种情况早就见怪不怪了。我们在村里超市很少买包装食品、饮料,因为假货劣货山寨货太多了,防不胜防,有时为了买一桶放心的食用油,甚至要坐两小时车专程跑一趟县城。”一位亲戚说。

共有3条信息2/3首页上一页 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