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谈消费焦虑症:有钱难买开心 假货泛滥

2016-10-28 09:36:58 编辑:老狗哥 关键词:人民日报谈消费焦虑症

10月28日,人民日报谈消费焦虑症,认为眼下国内消费焦虑正处于一种新的社会心态,花钱消费买东西,本着的是“愿打愿挨”的态度,可眼前的由于国内消费还处以一种低水平竞争期,想要买到正品、质量好、性价比高的消费品是难上加难,由于多数国人比较热衷于国外购物,导致国外价格虚高,且消费品并不一定适合国内,可谓是有钱也难买开心。

“消费焦虑”有哪些最典型的表现?原因何在?怎样纾解?能不能让大家乐呵呵地打开钱袋子?“金九银十”之际,本报记者走访部分消费者及专家学者,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对此进行了一番探讨。

人民日报谈消费焦虑症

人民日报谈消费焦虑症

——编 者

供给水平低,优质商品不好挑——

品质选择焦虑

“一罐婴幼儿乳粉,DHA、生长因子、脑肽……各个配方都有‘噱头’,在几百个配方中选一个品质好、适合自己孩子的,好难!”

——沈阳某银行职员 张卓雅

给宝宝买国产奶粉还是进口奶粉?到底要选择哪个品牌?

沈阳市某银行职员张卓雅还在孕期,就已开始泡各种母婴论坛做“功课”,给宝宝选奶粉:“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学问太深了,有人认为国产奶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进口奶中国宝宝难以消化;有人认为进口奶更安全可靠,国产奶质量不过关。在国产和进口之间,我得了消费焦虑症。更何况无论国产还是进口,都有不同配方,让人眼花缭乱,做选择就更难了。”张卓雅对记者说。

人民日报谈消费焦虑症

人民日报谈消费焦虑症

消费者面临多重选择时,出现患得患失、犹豫不决等心理状态,被称为“消费焦虑”。我国许多消费品生产领域还处在低水平竞争阶段,想买到性价比高、质量过硬、用着放心的东西,人们感觉不容易。

那么,国外生产的商品就一定适合中国消费者吗?其实也未必。

经过进一步了解,张卓雅发现,有些从海外市场代购、未经国内质检机构认证的洋奶粉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国外市场销售的奶粉,是根据外国孩子体质生产的,有些跟国内的奶粉连分段都不一样。更让她担忧的是,国内很多声称进口的婴幼儿奶粉其实是假洋货,利用部分消费者“崇洋”心态,定价虚高。

“我原本倾向于进口奶粉,觉得质量好,但同时心里还有一个声音在说‘进口的未必适合咱们’,两种观念在打架。”张卓雅说,奶粉不应当分内外,只分好坏。主要是比较奶源、配方和口碑,然后选择适合自己宝宝的产品,“可是,要在商场林林总总的品牌中选出满意的奶粉,实在太难了。”

共有3条信息1/3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