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吐槽小心摊官司 泄露他人隐私一告一个准

2017-01-09 13:33:21 编辑:老狗哥 关键词:朋友圈吐槽小心摊官司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这是微信给自己下的定义。不少人喜欢在微信朋友圈中坦露心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不过,也有一些人喜欢在朋友圈吐槽不满,指名道姓的对他人进行辱骂、传播他人的个人隐私。殊不知,在朋友圈中吐槽是可能摊上官司的,只要对方有了证据,那绝对一告一个准。

朋友圈吐槽小心摊官司

朋友圈吐槽小心摊官司

案例1

旧事生误会 泄他人隐私成被告

梁女士和杨女士原本是多年的朋友,几年前梁女士注册了微信,在搜索通讯录时发现杨女士也有微信号,这样二人就互相加了好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又添加了一些生活中认识的共同好友。2015年7月,由于一件陈年旧事,杨女士对梁女士产生了误解。当时,杨女士非但不听梁女士的解释,反而采用非理性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杨女士先在微信朋友圈内大肆泄露梁女士的个人私事,而且连续两天在朋友圈发布辱骂梁女士的言语。

梁女士看到这些言论后气得抓狂,要求杨女士尽快删除所发内容,但遭到拒绝。为此,她将杨女士辱骂自己的侵权网页信息进行了公证后,向西城法院提起诉讼。

杨女士虽然认可发布侵权信息的微信账号是她注册的,但她认为梁女士有过错在先,自己主观上不存在故意。最终法院认定,被告杨女士实施了侵权行为,判决杨女士向梁女士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应合理损失。

朋友圈吐槽小心摊官司

朋友圈吐槽小心摊官司

案例2

朋友圈骂人 被判侵权伤人害己

而另一起类似案件,也是由朋友圈里的“出言不逊”所引发。50岁的贾女士与蒋女士的孩子曾在同一所幼儿园上学,并曾同住一个小区,建立了共同的朋友圈子。2013年9月后,两家的孩子分别升入不同的小学,双方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少。

但在2015年6月,贾女士突然发现蒋女士在微信朋友圈中用极其恶毒的话对自己进行辱骂、贬斥和人身攻击,虽未直接点名道姓,但一些具体表述完全锁定了贾女士。贾女士认为,微信朋友圈是熟人交流的圈子,与自己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连,双方有共同的朋友、同事、家长,蒋女士在熟人圈内散布侮辱、咒骂之言论,且直指自己个人身份信息,经熟人间口耳相传更加重了对自己的伤害,导致自己在亲朋好友中名誉受到损害,精神受到打击,人格尊严受到侵害,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和恶劣影响。

为此,贾女士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蒋女士停止对其名誉侵权,并公开赔礼道歉。法院最终判决,蒋女士在其微信朋友圈连续公开发表致歉声明3天,并赔偿贾女士精神损害赔偿金2500元。

共有2条信息1/212下一页尾页